413UWyWis54 china.huanqiu.comarticle成都:提升营商环境 激发澎湃动能/e3pmh1nnq/e3pn60p0i于企业而言,要得到良好发展离不开自身竞争力,也离不开优质的外界条件。尤其是今年疫情冲击、国内外复杂严峻经济形势的当下,更加需要优良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那么,如何才能打通梗阻、畅通循环,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大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76.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工业经济稳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连续7个月保持回升态势,9月当月增长8.2%;市场主体增长强劲,新登记市场主体46.3万户,同比增长19.8%,增量及增速均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水准,激发新产业新业态澎湃动能,成都的地方经验引发热议。创造机遇 “城市机会清单”帮企业找市场“‘城市机会清单’释放了成都新型显示产业的潜力,这股‘机会’的春风也赋予了它新的活力。”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说道。在他看来,逐步完善的产业生态圈为极米科技提供了良好的研发环境,通过与下游企业的深入交互及合作让极米看到了更多产品创新的可能。同时,多元化的上下游产业链也为极米科技的供应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成都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而城市机会清单也为企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我们的外来员工占招聘总人数的比例持续增加,其中不乏曾就职于世界500强或知名国际企业的人才,这些优质人才推动了公司和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钟波说道,城市机会清单恰好能起到“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实际效果。“我们主要通过分类编制‘四张清单’、强化机会清单运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三种模式,为企业‘找市场’‘抓机会’‘促发展’。”成都市新经济委综合处王伟说道,聚焦企业堵点痛点问题,创新推出了“城市机会清单”,从给优惠到给机会,释放政府和企业两端的供需信息,从机会分类供给、发布推广、对接落地、机制保障四个维度着力构建全景式市场主体服务体系,为全球投资者、企业和人才提供共享发展机遇的接入端口,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10月,成都已发布8批次清单共2800余条供需信息,1400余条信息实现精准匹配,300余项政策或产品、140余亿元融资需求相继落地。疫情期间,成都聚焦应对疫情防控形势的新经济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发布首批《成都新经济企业能力清单》,这场“及时雨”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运行稳定。新经济产品在市场广泛应用,企业获取金融支持,供应链也变得畅通。“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包容普惠创新工作,促进应用场景的培育、供给和创新。”王伟说,通过深化“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支持企业独立或牵头组建“创新应用实验室”、鼓励企业独立或牵头组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实施“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提升成都的营商环境。事项下沉电子办理 三天流程半天走完“楼是建好了,但进出道路还没通。”今年3月,成都芯谷孵化器建设基本完工,月底即可交付使用,但成都芯谷公司总经理贺海华仍有些顾虑,不过顾虑是短暂的,成都市双流区发改局芯谷管委会的及时介入解决了问题。“通过协调,建设方保证在4月10日前把这条路修通。”3月18日,成都市双流区发改局工作人员专程来到成都芯谷公司,通报最新情况。很快路通了,“没想到他们比我们更着急,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商界经验丰富的贺海华直言,双流区的服务及时又有效率。通过机构整合、职能融合、服务聚合、制度集合,成都市双流区以服务方式与理念之变,聚焦产业功能区有力推动着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于一件事,有专人负责,时时跟踪服务,真正让企业请求帮助变成了部门主动关注解决。”双流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悉,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至今已提炼形成500多项改革创新案例。不仅是成都双流自贸区,针对全市的行政事项如何下沉,成都也逐渐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以前办完整套手续,需要到市场监管窗口办理工商执照,在公安窗口领取公章,在社保窗口办理保险业务,在税务窗口领发票……在不同的部门间跑路,多次排队,递交材料,所有的手续办完,至少也得花两三天。但现在,企业负责人在一个综合办理窗口交完材料后,半天便拿到了开业的所有手续,这得益于成都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我们通过不断地评估和探索,做到将负责的流程尽可能简化,从而缩短时间。”成都市商务局制度创新处唐霞说道。除了线下必要的流程外,还尽可能地提供电子化措施,通过纸质化变电子化、微信公众号上申请等方式完成,为企业提供便捷。唐霞表示,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上的改变。目前,成都市商务局正在做构建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其中自贸营商环境探索,根据全国情况做了关于成都营商环境的评估,已经连续做了两年,总体趋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营商环境3.0 “蓉易办”让办事更容易“快,方便……”虽然隔着口罩,依然能从邓倩眼睛里看到开心和满意。今年5月11日,她前往成都市温江区政务服务中心“蓉易办”主题式综合服务窗口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前后仅花了1小时就拿到了。用她的话来说,“蓉易办”真的很容易办,1小时拿到营业执照,就是又快又方便,效率非常高。据介绍,“蓉易办”是成都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部署,重点建设的集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于一体的“一网通办”平台。这只是成都在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中,“把企业市民感受作为评价‘第一标尺’”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成都围绕突出特色强品牌,按照统筹国际通行规则、国内评价标准和成都营商环境短板的要求,充分吸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市级部门和各区(市)县出台的针对性扶持政策,在落地落实营商环境1.0、2.0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出台了《成都市全面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即成都营商环境3.0版政策体系,着力于重点突破,努力实现部分指标从跟跑到领跑,大力建设“蓉易办”营商环境品牌,积极培育“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的社会文化,力争把成都打造成为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民新高地。据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仅今年上半年,成都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就达到28.3万户,同比增长18.7%,且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和增速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近期,数据再次刷新。今年1~9月,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达到46万余户,同比增长19.84%;同期,成都首店落户数量也已达到227家。截至目前,落户于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更是远超300家。企业注册落户的络绎不绝,背后离不开一层层科学全面的顶层设计。“我们主要从‘三个高’出发,推进营商环境顶层设计的建设和完善,即高站位提高营商环境认识、高标准确定营商环境目标、高效能推进营商环境建社。”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仕品表示,今年成都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对标国际国内最佳实践,全力打造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民新高地。疫情期间,成都先后出台稳定经济运行“20条”、恢复经济秩序“33条”、扶持小微企业“18条”,组织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行动,成为全国复工复产复市最早、秩序活力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目前,成都市级部门266个系统已完全打通,9.7万路视频数据、11.6万个点位物联传感数据全部接入市网络理政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应用,初步形成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新格局,打造形成“蓉易办”政务服务平台、“蓉易贷”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蓉票儿”电子发票管理服务平台等系列服务品牌,营商环境水平大幅提升。“下一步,将以企业和市民感受为导向,以‘蓉易办’营商环境品牌打造为抓手,以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和营商环境创新试验区为契机,以动态监测体系和观察员制度等工作机制为保障,进一步推动‘放管服’。”赵仕品说,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国际化营商环境4.0版本已在筹备阶段,未来将不断拓展营商环境改革的覆盖面、受益面、深水区,为成都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160765509216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叶旺环球时报160765509216011[]
于企业而言,要得到良好发展离不开自身竞争力,也离不开优质的外界条件。尤其是今年疫情冲击、国内外复杂严峻经济形势的当下,更加需要优良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那么,如何才能打通梗阻、畅通循环,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大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76.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工业经济稳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连续7个月保持回升态势,9月当月增长8.2%;市场主体增长强劲,新登记市场主体46.3万户,同比增长19.8%,增量及增速均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水准,激发新产业新业态澎湃动能,成都的地方经验引发热议。创造机遇 “城市机会清单”帮企业找市场“‘城市机会清单’释放了成都新型显示产业的潜力,这股‘机会’的春风也赋予了它新的活力。”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说道。在他看来,逐步完善的产业生态圈为极米科技提供了良好的研发环境,通过与下游企业的深入交互及合作让极米看到了更多产品创新的可能。同时,多元化的上下游产业链也为极米科技的供应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成都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而城市机会清单也为企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我们的外来员工占招聘总人数的比例持续增加,其中不乏曾就职于世界500强或知名国际企业的人才,这些优质人才推动了公司和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钟波说道,城市机会清单恰好能起到“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实际效果。“我们主要通过分类编制‘四张清单’、强化机会清单运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三种模式,为企业‘找市场’‘抓机会’‘促发展’。”成都市新经济委综合处王伟说道,聚焦企业堵点痛点问题,创新推出了“城市机会清单”,从给优惠到给机会,释放政府和企业两端的供需信息,从机会分类供给、发布推广、对接落地、机制保障四个维度着力构建全景式市场主体服务体系,为全球投资者、企业和人才提供共享发展机遇的接入端口,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10月,成都已发布8批次清单共2800余条供需信息,1400余条信息实现精准匹配,300余项政策或产品、140余亿元融资需求相继落地。疫情期间,成都聚焦应对疫情防控形势的新经济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发布首批《成都新经济企业能力清单》,这场“及时雨”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运行稳定。新经济产品在市场广泛应用,企业获取金融支持,供应链也变得畅通。“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包容普惠创新工作,促进应用场景的培育、供给和创新。”王伟说,通过深化“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支持企业独立或牵头组建“创新应用实验室”、鼓励企业独立或牵头组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实施“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提升成都的营商环境。事项下沉电子办理 三天流程半天走完“楼是建好了,但进出道路还没通。”今年3月,成都芯谷孵化器建设基本完工,月底即可交付使用,但成都芯谷公司总经理贺海华仍有些顾虑,不过顾虑是短暂的,成都市双流区发改局芯谷管委会的及时介入解决了问题。“通过协调,建设方保证在4月10日前把这条路修通。”3月18日,成都市双流区发改局工作人员专程来到成都芯谷公司,通报最新情况。很快路通了,“没想到他们比我们更着急,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商界经验丰富的贺海华直言,双流区的服务及时又有效率。通过机构整合、职能融合、服务聚合、制度集合,成都市双流区以服务方式与理念之变,聚焦产业功能区有力推动着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于一件事,有专人负责,时时跟踪服务,真正让企业请求帮助变成了部门主动关注解决。”双流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悉,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至今已提炼形成500多项改革创新案例。不仅是成都双流自贸区,针对全市的行政事项如何下沉,成都也逐渐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以前办完整套手续,需要到市场监管窗口办理工商执照,在公安窗口领取公章,在社保窗口办理保险业务,在税务窗口领发票……在不同的部门间跑路,多次排队,递交材料,所有的手续办完,至少也得花两三天。但现在,企业负责人在一个综合办理窗口交完材料后,半天便拿到了开业的所有手续,这得益于成都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我们通过不断地评估和探索,做到将负责的流程尽可能简化,从而缩短时间。”成都市商务局制度创新处唐霞说道。除了线下必要的流程外,还尽可能地提供电子化措施,通过纸质化变电子化、微信公众号上申请等方式完成,为企业提供便捷。唐霞表示,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上的改变。目前,成都市商务局正在做构建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其中自贸营商环境探索,根据全国情况做了关于成都营商环境的评估,已经连续做了两年,总体趋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营商环境3.0 “蓉易办”让办事更容易“快,方便……”虽然隔着口罩,依然能从邓倩眼睛里看到开心和满意。今年5月11日,她前往成都市温江区政务服务中心“蓉易办”主题式综合服务窗口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前后仅花了1小时就拿到了。用她的话来说,“蓉易办”真的很容易办,1小时拿到营业执照,就是又快又方便,效率非常高。据介绍,“蓉易办”是成都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部署,重点建设的集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于一体的“一网通办”平台。这只是成都在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中,“把企业市民感受作为评价‘第一标尺’”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成都围绕突出特色强品牌,按照统筹国际通行规则、国内评价标准和成都营商环境短板的要求,充分吸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市级部门和各区(市)县出台的针对性扶持政策,在落地落实营商环境1.0、2.0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出台了《成都市全面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即成都营商环境3.0版政策体系,着力于重点突破,努力实现部分指标从跟跑到领跑,大力建设“蓉易办”营商环境品牌,积极培育“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的社会文化,力争把成都打造成为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民新高地。据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仅今年上半年,成都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就达到28.3万户,同比增长18.7%,且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和增速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近期,数据再次刷新。今年1~9月,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达到46万余户,同比增长19.84%;同期,成都首店落户数量也已达到227家。截至目前,落户于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更是远超300家。企业注册落户的络绎不绝,背后离不开一层层科学全面的顶层设计。“我们主要从‘三个高’出发,推进营商环境顶层设计的建设和完善,即高站位提高营商环境认识、高标准确定营商环境目标、高效能推进营商环境建社。”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仕品表示,今年成都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对标国际国内最佳实践,全力打造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民新高地。疫情期间,成都先后出台稳定经济运行“20条”、恢复经济秩序“33条”、扶持小微企业“18条”,组织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行动,成为全国复工复产复市最早、秩序活力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目前,成都市级部门266个系统已完全打通,9.7万路视频数据、11.6万个点位物联传感数据全部接入市网络理政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应用,初步形成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新格局,打造形成“蓉易办”政务服务平台、“蓉易贷”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蓉票儿”电子发票管理服务平台等系列服务品牌,营商环境水平大幅提升。“下一步,将以企业和市民感受为导向,以‘蓉易办’营商环境品牌打造为抓手,以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和营商环境创新试验区为契机,以动态监测体系和观察员制度等工作机制为保障,进一步推动‘放管服’。”赵仕品说,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国际化营商环境4.0版本已在筹备阶段,未来将不断拓展营商环境改革的覆盖面、受益面、深水区,为成都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