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htCXzLRua作者:张嘉玉cul.huanqiu.comarticle河南博物院文创部主任宋华:趣味文创,国潮出圈/e3pn677q4/e7n7s45fv/e7n7safa1【环球网文化报道 记者 张嘉玉】一手拿起微缩洛阳铲,一手攥着如同来自考古现场的土块,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挖出的文物,不时还讲起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考古挖宝的热潮。随着河南博物院文创卷纸、3D数字文创、AR弹幕服务的出圈,文物开始“潮”起来,在文创部主任宋华看来,想要开发一件大家喜欢的文创,不能把自己局限在博物馆,既要懂传统文化,知道如何保护,还要知道如何创新,与市场接轨。“我们非常重视粉丝的情绪价值。和粉丝的交流越多,大家的喜好我们也越容易把到脉。”考古盲盒之后,爆款频频出圈拥有河南博物院的文创盲盒,你可以成为考古现场的“考古人”挖掘“失传宝物”,又如走进“文物医院”以文物修复师的身份用“缮金”技艺补足文物残缺之美,还可以走入非遗第一线,体验制香、雕版、鎏金等历史悠久的古代工艺……作为河南博物院的人气文创,盲盒系列累计为豫博带来了3000多万的销售额。“最开始我们做过传统的PVC盲盒,卖得也不错。但当我们看到市面上挖宝类的玩具,就想为什么不把考古盲盒和挖宝类玩具结合起来,普通人看来可能考古灰坑里的好像是没什么用的破铜烂罐,但却是考古人非常珍惜的古代遗存,通过这样一款考古盲盒,让大家真正能够去体验考古、了解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宋华说道。2019年2月,河南博物院开始成立文创产业领导小组,提出全员共同打造大文创。6月,文创商店开门迎客,上架102款文创产品。很快,考古盲盒在第二年火出圈,卖到脱销,成为了豫博文创的第一个爆款。“在那之后,我们的爆款没有停下,过一段就会有爆款,带来新的粉丝。”宋华回忆,在考古盲盒之后,河南博物院的古钱币巧克力、玉舞人棒棒糖,以及最近的“纸是有点难”文创卷纸,都受到了网友的欢迎,频频出圈。在爆款的加持下,电商平台虽然在2020年才上线,却迅速积累了活跃的线上粉丝。文创营业额,也逐渐从一两百万,攀升到2020年的800万,而这个数字更是在2021年达到了4000万。动态文创,让自己保持Beta的状态目前,河南博物院已经推出了将近1600款文创产品,在去年上新700余款新品。如何开发出消费者喜欢的文创,有哪些窍门?宋华告诉记者,“中国已步入第三消费时代,常常会提到情绪消费价值和粉丝经济,我们非常重视粉丝的情绪价值。”她告诉记者,当很多人一起来推动一件文创的开发,这件产品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为此,在豫博文创在开发时提出了“动态文创”的概念,“始终保持Beta的状态——一种不断调试的状态。让大家不断地给我们提意见,让观众成为设计师,让产品不断升级,让新的产品不断地涌现出来。”河南博物院微博的互动玩法、微信的考古盲盒日志,以及社交账号的直播间,都成为了与粉丝碰撞火花的灵感场。“和粉丝的交流越多,大家的喜好我们也越容易把到脉。我也会鼓励团队多走出去,到不同的业态去玩,千万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博物院,不断地了解当下市场的动向。”文创设计和开发时,除了对粉丝喜好的把握和了解,河南博物院与200多家企业和机构展开了合作,保持着“生态伙伴”的合作模式。“我们在前方了解粉丝的喜好,他们在后面做好产品支撑。”宋华介绍,在最初的文创工作方案里,就提出了要搭建文创产业智库发展平台,“‘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是我们的工作理念,把大家优秀的资源拉到一起,共同打造项目。”守正创新,文物潮起来背后是文化自信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豫博文创?宋华选择了“年轻”和“时尚”,在开发和设计文创时,“守正才能创新,在守住专业性的同时,来创新更多好玩有趣的形式。”2021年,河南博物院试水数字文创,推出了3D版“妇好鸮尊”,售价19.9元,限量发行1万份,瞬间被秒空。“数字文创不仅可以产生艺术价值,当它一旦上线,就具备了社交的属性,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度,让年轻人拥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宋华也强调,“我们非常注重文物信息的安全保护工作,文物的数字信息和数据是绝对不能够对外泄露和发售的。”在数字赋能文化遗产的探索中,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了AR弹幕服务,游客可以边打卡馆藏文物边发实时弹幕,当游客留下评论和弹幕,所有打卡的游客就能够一起看到。在社交网络上,不少网友热议,“河南博物院好多黑科技呀,真的体验感很强。”“又要再去一次了吗?”“哇哦!我平时看东西就喜欢发弹幕!”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文创、文博产品的出圈,是因为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瞬间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产生情感共鸣。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人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165059094295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嘉玉环球网165059094295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cb2a821c925768468137cb44b80b85b1u5.jpg{"email":"zhangjiayu@huanqiu.com","name":"张嘉玉"}
【环球网文化报道 记者 张嘉玉】一手拿起微缩洛阳铲,一手攥着如同来自考古现场的土块,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挖出的文物,不时还讲起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考古挖宝的热潮。随着河南博物院文创卷纸、3D数字文创、AR弹幕服务的出圈,文物开始“潮”起来,在文创部主任宋华看来,想要开发一件大家喜欢的文创,不能把自己局限在博物馆,既要懂传统文化,知道如何保护,还要知道如何创新,与市场接轨。“我们非常重视粉丝的情绪价值。和粉丝的交流越多,大家的喜好我们也越容易把到脉。”考古盲盒之后,爆款频频出圈拥有河南博物院的文创盲盒,你可以成为考古现场的“考古人”挖掘“失传宝物”,又如走进“文物医院”以文物修复师的身份用“缮金”技艺补足文物残缺之美,还可以走入非遗第一线,体验制香、雕版、鎏金等历史悠久的古代工艺……作为河南博物院的人气文创,盲盒系列累计为豫博带来了3000多万的销售额。“最开始我们做过传统的PVC盲盒,卖得也不错。但当我们看到市面上挖宝类的玩具,就想为什么不把考古盲盒和挖宝类玩具结合起来,普通人看来可能考古灰坑里的好像是没什么用的破铜烂罐,但却是考古人非常珍惜的古代遗存,通过这样一款考古盲盒,让大家真正能够去体验考古、了解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宋华说道。2019年2月,河南博物院开始成立文创产业领导小组,提出全员共同打造大文创。6月,文创商店开门迎客,上架102款文创产品。很快,考古盲盒在第二年火出圈,卖到脱销,成为了豫博文创的第一个爆款。“在那之后,我们的爆款没有停下,过一段就会有爆款,带来新的粉丝。”宋华回忆,在考古盲盒之后,河南博物院的古钱币巧克力、玉舞人棒棒糖,以及最近的“纸是有点难”文创卷纸,都受到了网友的欢迎,频频出圈。在爆款的加持下,电商平台虽然在2020年才上线,却迅速积累了活跃的线上粉丝。文创营业额,也逐渐从一两百万,攀升到2020年的800万,而这个数字更是在2021年达到了4000万。动态文创,让自己保持Beta的状态目前,河南博物院已经推出了将近1600款文创产品,在去年上新700余款新品。如何开发出消费者喜欢的文创,有哪些窍门?宋华告诉记者,“中国已步入第三消费时代,常常会提到情绪消费价值和粉丝经济,我们非常重视粉丝的情绪价值。”她告诉记者,当很多人一起来推动一件文创的开发,这件产品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为此,在豫博文创在开发时提出了“动态文创”的概念,“始终保持Beta的状态——一种不断调试的状态。让大家不断地给我们提意见,让观众成为设计师,让产品不断升级,让新的产品不断地涌现出来。”河南博物院微博的互动玩法、微信的考古盲盒日志,以及社交账号的直播间,都成为了与粉丝碰撞火花的灵感场。“和粉丝的交流越多,大家的喜好我们也越容易把到脉。我也会鼓励团队多走出去,到不同的业态去玩,千万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博物院,不断地了解当下市场的动向。”文创设计和开发时,除了对粉丝喜好的把握和了解,河南博物院与200多家企业和机构展开了合作,保持着“生态伙伴”的合作模式。“我们在前方了解粉丝的喜好,他们在后面做好产品支撑。”宋华介绍,在最初的文创工作方案里,就提出了要搭建文创产业智库发展平台,“‘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是我们的工作理念,把大家优秀的资源拉到一起,共同打造项目。”守正创新,文物潮起来背后是文化自信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豫博文创?宋华选择了“年轻”和“时尚”,在开发和设计文创时,“守正才能创新,在守住专业性的同时,来创新更多好玩有趣的形式。”2021年,河南博物院试水数字文创,推出了3D版“妇好鸮尊”,售价19.9元,限量发行1万份,瞬间被秒空。“数字文创不仅可以产生艺术价值,当它一旦上线,就具备了社交的属性,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度,让年轻人拥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宋华也强调,“我们非常注重文物信息的安全保护工作,文物的数字信息和数据是绝对不能够对外泄露和发售的。”在数字赋能文化遗产的探索中,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了AR弹幕服务,游客可以边打卡馆藏文物边发实时弹幕,当游客留下评论和弹幕,所有打卡的游客就能够一起看到。在社交网络上,不少网友热议,“河南博物院好多黑科技呀,真的体验感很强。”“又要再去一次了吗?”“哇哦!我平时看东西就喜欢发弹幕!”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文创、文博产品的出圈,是因为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瞬间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产生情感共鸣。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人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