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ln2npH9aC yrd.huanqiu.comarticle省级名单,南京江宁这个村入选/e3pu6i31u/eecc3i4cj/elo69b7ha7月17日 第十一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名单公布 72个村庄 被命名为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其中 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公塘头 入选! 公塘头 南京首个乡村趣味休闲运动体验村 集现代生活、浓郁乡土为一身 一起来感受这个村庄的魅力吧 公塘头村位于江宁区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区的空间中心、谷里街道南部,银杏湖大道沿线,南部紧邻银杏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兼具优越的交通与旅游区位发展双重优势。 近年来 村庄积极融合市场资源 逐步发展乡村民宿等特色文旅产业 依托都市近郊区位优势 积极发展现代果蔬种植及都市生态农业 打造成周边景区和旅游点直供基地 先后获得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南京市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南京市民宿示范村、南京市民宿职工疗休养基地、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立足都市田园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村 发展彩色水稻、绿色蔬菜等特色种植业,打造景区农家乐餐饮绿色果蔬直供基地。设有农产品超市,创“银杏福” 农产品品牌,引入“恬原味”系列土特产等品牌,通过一次次展示、推广等活动,不断扩大知名度,网络销售额明显增长。 依托周边文旅溢出效应 公塘头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引流 围绕“吃”“住”“赏”“乐” 拓展乡村旅游服务新业态 利用闲置的小学和废旧工厂,引进江宁商务商贸集团,打造公塘头主题民宿,成为游客追寻乡愁记忆、体验诗意生活的高端度假目的地 。 通过龙头带动,引导村民自建自营,目前已成功创办农家乐餐饮业9家,已注册民宿23家,已营业民宿8家,丰富以民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服务业,打造品牌强磁力 。 鼓励本村村民自主创业、留乡就业。村集体通过闲置资产盘活出租、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增幅达到全区领先。通过产业的不断调整,村民们走上富裕之路,以彩色水稻、绿色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和民宿、农家乐、原味美食等特色休闲旅游业为两大特色主导产业。 打好生态环境本底 完善设施配套,实现绿色宜居 村庄拥有天然的水网林田资源,水村相映,菜园、花木、林果相依相伴。村庄建设中,厚植生态底色,整治河道,连通沟塘水系,使河塘自然岸线保留了原汁原味生态元素。提升村内绿化环境,打造花开四季、步步见景、清新宜居的村落景观,使田园风光与自然田、水、林、居融为一体。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塑造特色风貌,实现文脉传承 公塘头围绕特色怀旧文化 塑造区域内 独特的文化内涵及乡愁记忆 积极保护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公塘古井等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游线; 积极挖掘村庄历史记忆,梳理村庄的历史典故,再现公塘老街特色风貌; 精心改造村内废弃小学等,成为怀旧展示场所; 依托公塘头村本土农耕习惯和风俗文化,围绕打糍粑、谷里鱼圆美食制作、民间烙画等,展现本地农耕文化、非遗文化 ,融入休闲餐饮、民俗体验等旅游项目中,实现活态传承。 基于乡村原貌 ,通过设计巧思,运用闲置青砖、石材、废瓦,营造宅院自然精致恬淡的乡愁氛围;采用本土化木质栏杆、老水缸、树桩等加以点缀,处处彰显特色乡土景观。以银杏树打造村庄标志性特色景观,在银杏湖大道入村口处,用本土石材打造标志性景观石,塑造特色原乡风貌。 ↑旧农具独轮车、闲置的柴火用于村口标识建设 ↑青砖青瓦、石碾磨盘、夯土墙、竹栅栏等用于民宿院落造景 ↑村口标识融入“银杏” 元素 引导多方共建共享 深化乡村治理,实现和谐人居 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积极挖掘乡村能人、树立新乡贤典范,发挥村民议事会、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和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民意访谈,优化创建规划方案,共同为特色田园乡村出谋划策,并积极参与后期建设。 该村还打造“杏福塘”邻里互助服务点,在社区居民、困难群体、互助点工作人员之间形成可循环互助圈。 “杏福塘”邻里互助服务点 坚持高质高效管理 创新工作机制,实现精品建设 坚持多规合一公塘头在多规引领下,积极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全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高质量完成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方案,共完成28项实施建设内容,并创新设计师陪伴制度,确保形成的设计方案贴近村民需求。村庄设计彰显实用性、特色性,在原有生态肌理基础上,采取保留、借景、透景、点缀、掩映等方法,大幅提升村庄美感。 盘活闲置资产村庄利用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公塘小学、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占地650平方米闲置农房、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废旧工厂闲置资产与江宁商务商贸集团合作经营公塘头民宿,同时设立村庄规划建设专项资金,有效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充分调动企业单位和村民积极性。 来公塘头村感受田园慢生活未来 村庄将以 “田清水秀、产业兴旺、村美人和” 为内涵 奋力创建生态美、产业美、人文美的 新时代特色田园乡村 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一直是江宁的“靓丽名片” 近年来,江宁区持续擦亮生态名片,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目前,江宁美丽乡村已实现全域覆盖,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超45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0个,黄龙岘、大塘金、石塘人家等17个乡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中国最美村镇、中国休闲田园等国家级荣誉。 1689726968802责编:岳芳青江宁发布168972696880211[]//rs1.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b6ee4ce57b184a36a27411d0eacf3b6.png
7月17日 第十一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名单公布 72个村庄 被命名为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其中 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公塘头 入选! 公塘头 南京首个乡村趣味休闲运动体验村 集现代生活、浓郁乡土为一身 一起来感受这个村庄的魅力吧 公塘头村位于江宁区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区的空间中心、谷里街道南部,银杏湖大道沿线,南部紧邻银杏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兼具优越的交通与旅游区位发展双重优势。 近年来 村庄积极融合市场资源 逐步发展乡村民宿等特色文旅产业 依托都市近郊区位优势 积极发展现代果蔬种植及都市生态农业 打造成周边景区和旅游点直供基地 先后获得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南京市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南京市民宿示范村、南京市民宿职工疗休养基地、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立足都市田园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村 发展彩色水稻、绿色蔬菜等特色种植业,打造景区农家乐餐饮绿色果蔬直供基地。设有农产品超市,创“银杏福” 农产品品牌,引入“恬原味”系列土特产等品牌,通过一次次展示、推广等活动,不断扩大知名度,网络销售额明显增长。 依托周边文旅溢出效应 公塘头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引流 围绕“吃”“住”“赏”“乐” 拓展乡村旅游服务新业态 利用闲置的小学和废旧工厂,引进江宁商务商贸集团,打造公塘头主题民宿,成为游客追寻乡愁记忆、体验诗意生活的高端度假目的地 。 通过龙头带动,引导村民自建自营,目前已成功创办农家乐餐饮业9家,已注册民宿23家,已营业民宿8家,丰富以民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服务业,打造品牌强磁力 。 鼓励本村村民自主创业、留乡就业。村集体通过闲置资产盘活出租、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增幅达到全区领先。通过产业的不断调整,村民们走上富裕之路,以彩色水稻、绿色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和民宿、农家乐、原味美食等特色休闲旅游业为两大特色主导产业。 打好生态环境本底 完善设施配套,实现绿色宜居 村庄拥有天然的水网林田资源,水村相映,菜园、花木、林果相依相伴。村庄建设中,厚植生态底色,整治河道,连通沟塘水系,使河塘自然岸线保留了原汁原味生态元素。提升村内绿化环境,打造花开四季、步步见景、清新宜居的村落景观,使田园风光与自然田、水、林、居融为一体。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塑造特色风貌,实现文脉传承 公塘头围绕特色怀旧文化 塑造区域内 独特的文化内涵及乡愁记忆 积极保护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公塘古井等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游线; 积极挖掘村庄历史记忆,梳理村庄的历史典故,再现公塘老街特色风貌; 精心改造村内废弃小学等,成为怀旧展示场所; 依托公塘头村本土农耕习惯和风俗文化,围绕打糍粑、谷里鱼圆美食制作、民间烙画等,展现本地农耕文化、非遗文化 ,融入休闲餐饮、民俗体验等旅游项目中,实现活态传承。 基于乡村原貌 ,通过设计巧思,运用闲置青砖、石材、废瓦,营造宅院自然精致恬淡的乡愁氛围;采用本土化木质栏杆、老水缸、树桩等加以点缀,处处彰显特色乡土景观。以银杏树打造村庄标志性特色景观,在银杏湖大道入村口处,用本土石材打造标志性景观石,塑造特色原乡风貌。 ↑旧农具独轮车、闲置的柴火用于村口标识建设 ↑青砖青瓦、石碾磨盘、夯土墙、竹栅栏等用于民宿院落造景 ↑村口标识融入“银杏” 元素 引导多方共建共享 深化乡村治理,实现和谐人居 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积极挖掘乡村能人、树立新乡贤典范,发挥村民议事会、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和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民意访谈,优化创建规划方案,共同为特色田园乡村出谋划策,并积极参与后期建设。 该村还打造“杏福塘”邻里互助服务点,在社区居民、困难群体、互助点工作人员之间形成可循环互助圈。 “杏福塘”邻里互助服务点 坚持高质高效管理 创新工作机制,实现精品建设 坚持多规合一公塘头在多规引领下,积极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全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高质量完成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方案,共完成28项实施建设内容,并创新设计师陪伴制度,确保形成的设计方案贴近村民需求。村庄设计彰显实用性、特色性,在原有生态肌理基础上,采取保留、借景、透景、点缀、掩映等方法,大幅提升村庄美感。 盘活闲置资产村庄利用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公塘小学、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占地650平方米闲置农房、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废旧工厂闲置资产与江宁商务商贸集团合作经营公塘头民宿,同时设立村庄规划建设专项资金,有效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充分调动企业单位和村民积极性。 来公塘头村感受田园慢生活未来 村庄将以 “田清水秀、产业兴旺、村美人和” 为内涵 奋力创建生态美、产业美、人文美的 新时代特色田园乡村 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一直是江宁的“靓丽名片” 近年来,江宁区持续擦亮生态名片,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目前,江宁美丽乡村已实现全域覆盖,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超45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0个,黄龙岘、大塘金、石塘人家等17个乡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中国最美村镇、中国休闲田园等国家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