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IIvrNrhKfo作者:胡锦洋taiwan.huanqiu.comarticle妄图挑战联大2758号决议!美涉华问题学者葛来仪暴露出美国“灰色政策供应链”/e3pmh1fmg/e3pmh1g6o【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胡锦洋】不久前,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美国办公室,美国知名涉华问题学者葛来仪举办了一场有关所谓“联合国2758号决议案与台湾关系”的座谈会。通过这个主题,明显可以看出这场会议的色彩是“服务民进党当局”,而载体就是炒作马歇尔基金会“对联合国2758号决议案研究”的新版报告。与此同时,这场智库会议还传递出与美国官方配合的色彩,因为座谈会也邀请了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蓝墨客参与讨论。但说是“讨论”,实际上就是利用“民间场合”来传递美国官方在联合国2758号决议案上的立场。从这份报告与这场座谈会,实际上能看到葛来仪作为一位美国知名学者,借游走于民间智库与政府之间,吃完民进党当局,再吃美国政府的“生意经”。葛来仪的两份报告4月29日,马歇尔基金会出台的这份报告名为《为什么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不能确立北京的“一个中国”原则:从法律视角看》,内容洋洋洒洒53页,但是法律只是包装的“外壳”,实际上夹带的还是美台间的政治私货。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蓄意歪曲挑战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驱逐蒋介石集团的第2758号决议,炒作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鼓吹支持台湾参加联合国会议和活动。而马歇尔基金会推出这份所谓“报告”以及随后组织座谈会的时间,正好是配合个别国家掀起对“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炒作。然而,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5月27日开幕,明确拒绝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世卫发言人表示,194个成员国绝大多数国家反对将其列入到大会议程。这已是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世卫大会连续第8年拒绝涉台提案。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这并非马歇尔基金会出台的以炒作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与所谓“台湾地位”话题的第一份报告。两年前,也就是2022年3月,葛来仪与庄宛桦发表报告,妄称联大第2758号决议“没有证实一个中国原则”,与此前“台独”分子的论调遥相呼应。作为2022年那份报告的作者之一,庄宛桦曾担任2049计划研究所、大西洋理事会等美国智库的非常驻研究员。此人于2011年毕业于佐治亚大学,获得国际事务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获得亚洲研究硕士学位。2014-15学年,她作为访问学者在台湾地区度过了一年。显然,与葛来仪的资历相比,庄宛桦在这份报告中可能就是打打下手。今年马歇尔基金会出台的报告,据称是两年前那份的“升级版”,而且第一作者换成了雅克·德莱尔,此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也是该校亚洲法律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尽管在作者方面,两份报告有些不同,但是却有三大相同点。第一,两份报告的主题是相同的,都是妄图在联大2758号决议案上做文章。第二,作为美国知名涉华问题学者,葛来仪是这两份报告的主要作者,也是报告出台后全力组织讨论炒作的“操盘手”。第三,这两份报告都受到台湾民进党当局的资助。在葛来仪和庄宛桦撰写的那份报告发出后,国台办于2022年3月30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就记者的相关提问质疑美国有关学者是否有基本常识。朱凤莲当时就强调,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篇报告明确写着得到民进党当局的赞助。而今年4月底出台的由葛来仪和雅克·德莱尔撰写的报告,后面也提到这份报告得到民进党当局外事部门和“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的大力支持。这番感谢到底蕴含什么意思,相信美台一些人心里很清楚。生意经下把“台湾”当饭碗作为一名几十年以“台海问题”研究为主业的学者,葛来仪最初在波士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之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当时的专长为国际经济和中国研究。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葛来仪职业生涯的开始是为美国政府各机构担任顾问,主要包括国防部和国务院。1997年,她曾担任美国国防部国防政策委员会“中国小组”的成员。2003年,葛来仪加入美国知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担任国际安全项目的高级顾问。从2008年开始,葛来仪在CSIS专注于与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有关的问题,开始担任弗里曼中国研究讲座的高级顾问。期间她撰写不少涉及中国外交、台海问题和两岸关系的文章及书籍,能看得出来,葛来仪在学术研究的形式下,把“台湾”当成了一本生意经。2021年4月,葛来仪离开待了近20年的老东家CSIS转任新职,担任“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实际上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美国智库,总部设在华盛顿,在柏林、布鲁塞尔、安卡拉、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巴黎和华沙等地设有办事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成立于1972年,是一个无党派、非营利性组织,号称本着马歇尔计划的精神,该基金会旨在加强大西洋两岸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挑战与机遇方面的合作。而葛来仪加盟马歇尔基金会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当时她在接受媒体采访过程中表示,未来将致力强化跨大西洋在“中国政策”上的合作,并深化“具成长潜力的台欧关系”。有资深美国问题专家对《环球时报》表示,葛来仪这样的选择不能说没有服务于民进党当局的目的。因为当前美国政府在“对华激烈竞争”策略下,为了遏制中国所以不断在台海问题上搞挑衅。一方面想在联大2758号决议案上绞尽脑汁做文章,扩大台湾的所谓“国际空间”,另一方面加快对台军售,帮助民进党当局“以武拒统”。在这样的背景下,靠吃“美台饭”的葛来仪可以利用和腾挪空间就没有多大了。相反,民进党当局一直希望扩大自己在欧洲的“关系网”,加强所谓的“台欧关系”。自己主要的“赞助商”有这个需求,葛来仪肯定会在这个指挥棒下采取行动。在到任马歇尔基金会前,葛来仪在谈到未来工作计划时表示,“除了举办日本、印度与台湾三方对话外”,GMF亚洲计划也有召开“跨大西洋中国对话”。未来她工作的主要重点,应是致力强化跨大西洋在中国政策上的合作。葛来仪认为在诸多议题上,特朗普政府所实施的政策有损美欧关系,“但应对中国挑战需要更紧密的跨大西洋合作”。连葛来仪自己都说计划推动更紧密的台欧关系,“欧洲对中国态度逐渐在改变,我相信有更多合作机会。”一个“灰色政策供应链”浮现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对《环球时报》表示,半个世纪以来,对2758号决议的政治意义和法理意涵,美方罕有异议。岛内“独派”的政治游说和认知植入,也难获正眼对待。除了“独派”奇谈实难登大雅之堂,美方亦心知肚明,挑战2758号决议的实质,就是重弹“台湾地位未定论”,是触及中美关系内核红线的冒险,因此长期难以下定决心来小题大做、破罐破摔。直到2021年,2758号决议生效50周年之际,美国务院官员华自强才半遮半掩地抛出“中国不当使用决议”论调。刘匡宇认为,葛来仪敏感捕捉到了美强化“以台制华”的风向变动,迅速炮制报告,首次将“独派”指鹿为马、漏洞百出的不经之谈,系统进行学理包装、逻辑拼凑与政治美化。其以学者之姿下场的推波助澜、摇旗鼓呼,不但将近乎野谈的“台独话术”拉进“学术范畴”,更引起美国政界学界新的兴趣,为美政府后续议题设定、话术翻新提供了政策灵感和理论基础,催动其发起针对国际一中原则新一轮政治攻势。实际上,葛来仪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有一个细节可以侧面证实这一点。在葛来仪2021年转入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时,该基金会会长是卡伦·唐弗瑞德,她力挺葛来仪的加入,有助于基金会“促进美欧对亚洲有一致看法与政策”。2021年9月,唐弗瑞德出任美国国务院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直到2023年3月卸任。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于2018年就开始与台当局驻美代表处合作,举办所谓“台湾三边论坛”。在这个有官员和学者参加的 1.5轨对话中,来自美国、欧洲及台湾岛内的与会人士就三方在包括贸易、科技和安全等领域面对的共同挑战与合作机会进行交流。这次葛来仪为了炒作自己的报告,还邀请了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蓝墨客参与会议讨论,实则就是借智库的平台来宣扬美国政府的观点立场。蓝墨客再度提到“美国不认为1971年的联合国2758号决议案是联合国确认了台湾主权归属中国的立场”。这似乎是美国官方第五次提到类似立场,而前一次就是前面提到的2021年有关2758号决议案通过五十周年的座谈会上,时任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的华自强提到类似主张,该座谈会也是由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主办,主持人也同样是葛来仪。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值得注意的是,在蓝墨客发表言论的第二天,美国国务院的亚太事务助卿康达就在一场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美台关系听证会上,再度将蓝墨客的说法原封不动叙述了一次,重点也是围绕2758决议案上打算盘。康达还在听证会上说,“今年支持台湾成为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而不只是有意义参与)的国际支持声量较过去更大”。紧接着,美国务卿布林肯又发表声明,支持所谓“台湾在第七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以观察员身份参与”。把这些联系起来,可以看出美国官方在炒作“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话题上,是一环套一环,而葛来仪的那份报告是制造“法律依据”的第一环。刘匡宇对《环球时报》说,可见,“葛来仪报告”打开了一个危险的政治魔盒。近年来,美方与“台独”势力勾连唱和,密集衍生出一整套歪曲一中的新话术,诸如妄言“台海危机不是中国内政”,伪称“美对台湾主权不持立场”,诡辩“美对两岸分歧解决方式不设立场”,甚至叫嚣“武装保卫台湾”等,其背后均显见“台独游说—学术包装—国会造势—政府采纳”的“灰色政策供应链”。美官学联动协同分工,不断翻新涉台话术、掏空“一中政策”,除了是积累对华战略筹码的新策略,也是在台湾问题上编织“伪史论认知陷阱”,进行历史集体记忆重塑和认知舆论欺诈的一环。171899743449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1901023062011[]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胡锦洋】不久前,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美国办公室,美国知名涉华问题学者葛来仪举办了一场有关所谓“联合国2758号决议案与台湾关系”的座谈会。通过这个主题,明显可以看出这场会议的色彩是“服务民进党当局”,而载体就是炒作马歇尔基金会“对联合国2758号决议案研究”的新版报告。与此同时,这场智库会议还传递出与美国官方配合的色彩,因为座谈会也邀请了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蓝墨客参与讨论。但说是“讨论”,实际上就是利用“民间场合”来传递美国官方在联合国2758号决议案上的立场。从这份报告与这场座谈会,实际上能看到葛来仪作为一位美国知名学者,借游走于民间智库与政府之间,吃完民进党当局,再吃美国政府的“生意经”。葛来仪的两份报告4月29日,马歇尔基金会出台的这份报告名为《为什么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不能确立北京的“一个中国”原则:从法律视角看》,内容洋洋洒洒53页,但是法律只是包装的“外壳”,实际上夹带的还是美台间的政治私货。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蓄意歪曲挑战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驱逐蒋介石集团的第2758号决议,炒作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鼓吹支持台湾参加联合国会议和活动。而马歇尔基金会推出这份所谓“报告”以及随后组织座谈会的时间,正好是配合个别国家掀起对“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炒作。然而,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5月27日开幕,明确拒绝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世卫发言人表示,194个成员国绝大多数国家反对将其列入到大会议程。这已是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世卫大会连续第8年拒绝涉台提案。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这并非马歇尔基金会出台的以炒作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与所谓“台湾地位”话题的第一份报告。两年前,也就是2022年3月,葛来仪与庄宛桦发表报告,妄称联大第2758号决议“没有证实一个中国原则”,与此前“台独”分子的论调遥相呼应。作为2022年那份报告的作者之一,庄宛桦曾担任2049计划研究所、大西洋理事会等美国智库的非常驻研究员。此人于2011年毕业于佐治亚大学,获得国际事务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获得亚洲研究硕士学位。2014-15学年,她作为访问学者在台湾地区度过了一年。显然,与葛来仪的资历相比,庄宛桦在这份报告中可能就是打打下手。今年马歇尔基金会出台的报告,据称是两年前那份的“升级版”,而且第一作者换成了雅克·德莱尔,此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也是该校亚洲法律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尽管在作者方面,两份报告有些不同,但是却有三大相同点。第一,两份报告的主题是相同的,都是妄图在联大2758号决议案上做文章。第二,作为美国知名涉华问题学者,葛来仪是这两份报告的主要作者,也是报告出台后全力组织讨论炒作的“操盘手”。第三,这两份报告都受到台湾民进党当局的资助。在葛来仪和庄宛桦撰写的那份报告发出后,国台办于2022年3月30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就记者的相关提问质疑美国有关学者是否有基本常识。朱凤莲当时就强调,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篇报告明确写着得到民进党当局的赞助。而今年4月底出台的由葛来仪和雅克·德莱尔撰写的报告,后面也提到这份报告得到民进党当局外事部门和“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的大力支持。这番感谢到底蕴含什么意思,相信美台一些人心里很清楚。生意经下把“台湾”当饭碗作为一名几十年以“台海问题”研究为主业的学者,葛来仪最初在波士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之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当时的专长为国际经济和中国研究。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葛来仪职业生涯的开始是为美国政府各机构担任顾问,主要包括国防部和国务院。1997年,她曾担任美国国防部国防政策委员会“中国小组”的成员。2003年,葛来仪加入美国知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担任国际安全项目的高级顾问。从2008年开始,葛来仪在CSIS专注于与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有关的问题,开始担任弗里曼中国研究讲座的高级顾问。期间她撰写不少涉及中国外交、台海问题和两岸关系的文章及书籍,能看得出来,葛来仪在学术研究的形式下,把“台湾”当成了一本生意经。2021年4月,葛来仪离开待了近20年的老东家CSIS转任新职,担任“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实际上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美国智库,总部设在华盛顿,在柏林、布鲁塞尔、安卡拉、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巴黎和华沙等地设有办事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成立于1972年,是一个无党派、非营利性组织,号称本着马歇尔计划的精神,该基金会旨在加强大西洋两岸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挑战与机遇方面的合作。而葛来仪加盟马歇尔基金会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当时她在接受媒体采访过程中表示,未来将致力强化跨大西洋在“中国政策”上的合作,并深化“具成长潜力的台欧关系”。有资深美国问题专家对《环球时报》表示,葛来仪这样的选择不能说没有服务于民进党当局的目的。因为当前美国政府在“对华激烈竞争”策略下,为了遏制中国所以不断在台海问题上搞挑衅。一方面想在联大2758号决议案上绞尽脑汁做文章,扩大台湾的所谓“国际空间”,另一方面加快对台军售,帮助民进党当局“以武拒统”。在这样的背景下,靠吃“美台饭”的葛来仪可以利用和腾挪空间就没有多大了。相反,民进党当局一直希望扩大自己在欧洲的“关系网”,加强所谓的“台欧关系”。自己主要的“赞助商”有这个需求,葛来仪肯定会在这个指挥棒下采取行动。在到任马歇尔基金会前,葛来仪在谈到未来工作计划时表示,“除了举办日本、印度与台湾三方对话外”,GMF亚洲计划也有召开“跨大西洋中国对话”。未来她工作的主要重点,应是致力强化跨大西洋在中国政策上的合作。葛来仪认为在诸多议题上,特朗普政府所实施的政策有损美欧关系,“但应对中国挑战需要更紧密的跨大西洋合作”。连葛来仪自己都说计划推动更紧密的台欧关系,“欧洲对中国态度逐渐在改变,我相信有更多合作机会。”一个“灰色政策供应链”浮现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对《环球时报》表示,半个世纪以来,对2758号决议的政治意义和法理意涵,美方罕有异议。岛内“独派”的政治游说和认知植入,也难获正眼对待。除了“独派”奇谈实难登大雅之堂,美方亦心知肚明,挑战2758号决议的实质,就是重弹“台湾地位未定论”,是触及中美关系内核红线的冒险,因此长期难以下定决心来小题大做、破罐破摔。直到2021年,2758号决议生效50周年之际,美国务院官员华自强才半遮半掩地抛出“中国不当使用决议”论调。刘匡宇认为,葛来仪敏感捕捉到了美强化“以台制华”的风向变动,迅速炮制报告,首次将“独派”指鹿为马、漏洞百出的不经之谈,系统进行学理包装、逻辑拼凑与政治美化。其以学者之姿下场的推波助澜、摇旗鼓呼,不但将近乎野谈的“台独话术”拉进“学术范畴”,更引起美国政界学界新的兴趣,为美政府后续议题设定、话术翻新提供了政策灵感和理论基础,催动其发起针对国际一中原则新一轮政治攻势。实际上,葛来仪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有一个细节可以侧面证实这一点。在葛来仪2021年转入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时,该基金会会长是卡伦·唐弗瑞德,她力挺葛来仪的加入,有助于基金会“促进美欧对亚洲有一致看法与政策”。2021年9月,唐弗瑞德出任美国国务院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直到2023年3月卸任。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于2018年就开始与台当局驻美代表处合作,举办所谓“台湾三边论坛”。在这个有官员和学者参加的 1.5轨对话中,来自美国、欧洲及台湾岛内的与会人士就三方在包括贸易、科技和安全等领域面对的共同挑战与合作机会进行交流。这次葛来仪为了炒作自己的报告,还邀请了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蓝墨客参与会议讨论,实则就是借智库的平台来宣扬美国政府的观点立场。蓝墨客再度提到“美国不认为1971年的联合国2758号决议案是联合国确认了台湾主权归属中国的立场”。这似乎是美国官方第五次提到类似立场,而前一次就是前面提到的2021年有关2758号决议案通过五十周年的座谈会上,时任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的华自强提到类似主张,该座谈会也是由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主办,主持人也同样是葛来仪。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值得注意的是,在蓝墨客发表言论的第二天,美国国务院的亚太事务助卿康达就在一场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美台关系听证会上,再度将蓝墨客的说法原封不动叙述了一次,重点也是围绕2758决议案上打算盘。康达还在听证会上说,“今年支持台湾成为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而不只是有意义参与)的国际支持声量较过去更大”。紧接着,美国务卿布林肯又发表声明,支持所谓“台湾在第七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以观察员身份参与”。把这些联系起来,可以看出美国官方在炒作“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话题上,是一环套一环,而葛来仪的那份报告是制造“法律依据”的第一环。刘匡宇对《环球时报》说,可见,“葛来仪报告”打开了一个危险的政治魔盒。近年来,美方与“台独”势力勾连唱和,密集衍生出一整套歪曲一中的新话术,诸如妄言“台海危机不是中国内政”,伪称“美对台湾主权不持立场”,诡辩“美对两岸分歧解决方式不设立场”,甚至叫嚣“武装保卫台湾”等,其背后均显见“台独游说—学术包装—国会造势—政府采纳”的“灰色政策供应链”。美官学联动协同分工,不断翻新涉台话术、掏空“一中政策”,除了是积累对华战略筹码的新策略,也是在台湾问题上编织“伪史论认知陷阱”,进行历史集体记忆重塑和认知舆论欺诈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