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IirgDeciEw go.huanqiu.comarticle日企人事管理要评估气味/e3pmh1tuv/e3pmh1ufv/e3pn61289【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王 青】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今年夏天,日本不少企业将“气味”列入人事评估项目,要求员工多洗澡、不吃刺激性食物、少抽烟等,受到不少日本人的支持。“气味骚扰”一直是日本人“欲说还休”的问题,近年来,这个问题在职场上更令“社畜”如临大敌,各种除味产品被轮番应用,为什么日本人对气味如此敏感?眼镜店要求员工饭后刷牙“气味骚扰”,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身上的气味如口臭、体臭等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这个概念在2010年左右进入日本人的视野,近几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年轻人越来越敢于表达个人观点,“气味骚扰”成为日本职场中复现率极高的词语——很多人表示同事身上的气味让自己难以集中精力工作。特别是到了夏季,高温高湿度的天气让气味“更加猖獗”,早上,汗味裹着香水、发胶、柔顺剂和香烟的味道,在办公室形成难以描述的怪味。午餐过后,吃过烤鱼、拉面,喝了咖啡、啤酒回来的上班族,又给封闭的空调房增加各种食物的味道。“气味暴击”让不少日本“社畜”感到困扰,但如果直接在公共场合向别人提出要求,又显得有些“不合适”,于是绝大部分的上班族在自己的工位上摆满除味剂,或在网络上狠狠吐槽。有日本化妆品企业关注气味问题,几年来一直为企业举办气味管理研讨会,上千人参加会议。去年,该企业对800名20岁—50岁的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4.4%的人在面对面交流时非常在意对方的气味。鉴于气味的超高影响力,不少日本企业开始将其纳入日常管理。服务业作为面对面交流的“一线行业”,率先将气味与人事评估挂钩——东京一家知名眼镜店在着装规定中加入“气味”一项,除了要求员工饭后刷牙,还要求员工上班前使用口臭测量仪进行自查,同时严禁员工上班期间吸烟,一经发现,违者会被降薪甚至降职。其他行业的不少日企也很关注员工的“气味办公条件”,表示要安装最先进的空气净化器来消除各种不良气味,改善工作环境。药妆店气味管理用品琳琅满目不知道是不是过于敏感,日本人对气味可以说是“严防死守”。《环球时报》特约记者20多年前第一次来日本时,看到电车站内大幅海报上画着各种“不礼貌乘车行为”,其中一个就是“使用气味浓郁的香水”。21世纪初的时候,日本就有一个词——“香害”,即各种香味剂对健康造成的损害。对于喜爱香味的人而言,商场内琳琅满目的香水、香薰蜡烛、香精油制品能够让身心愉悦,但对于敏感的人而言,微弱的香味也会令身体感到不适,在日本,曾经有小学生因为配餐围裙上残留的洗衣粉香气而呕吐不止。在药妆店里,各种气味管理用品种类丰富,如止汗棒、止汗喷雾、清新湿巾等,既有家庭装,也有小巧的携带装,方便人随时在源头阻止体味产生。日本人非常在意“给他人添麻烦”,因此也很怕自己的体味会给他人带来困扰。日本女生的随身背包里,通常会有至少一种止汗产品。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日本人对办公室气味的精心维护就不足为奇了。为了防止口腔异味,便携牙具是日本上班族的办公室必备物品之一。记者在午休期间的写字楼卫生间内,见识过十几位女士同时刷牙的“盛况”。如果没有条件刷牙,就用各种口腔清新产品应急,口香糖是基础款,在便利店内还可以买到单次装漱口水、轻巧的口腔喷雾,以及通过在胃部作用改善口气的“清新香珠”。洗衣产品也在不断改良,以往清一色添加香味的洗涤品中,出现了更多“无香产品”,迎合不喜欢复杂气味的消费者。为了阻止异味产生,不少产品都在去除皮脂、油脂和杀菌上猛下功夫。特别是在梅雨季节,衣物无法在阳台晾晒,很容易发霉,新一代的洗涤产品就将卖点锁定在“室内晾晒无异味”上。说“气味骚扰”算不算歧视虽然有众多高科技帮助“制味”,但是人们对气味的敏感度也在不断增加。有专家认为,随着周围的空气环境更好,人类的体味更容易凸显出来,更容易被感知。大阪一名30岁的女白领表示,自己天天都要忍受公司一名50多岁男子身上的发油味和烟味。“已经严重影响工作,我试过薄荷或香茅的精油,都没有用,每天上班几小时就开始头疼……”一位常常要和领导去工厂的年轻白领表示:“车里就是地狱,领导身上混着各种气味,单程1小时的路程折腾得又头晕又恶心。”记者曾和来日本旅游的美国朋友聊起日本文化中的“气味骚扰”,感受到了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在朋友看来,日本人的体味和美国人根本没有可比性,美国商店里的除臭、止汗产品远远多于日本。此外,她表示如果在美国对别人的体味提出意见,大概率会被视为歧视,没有企业把敢把气味列为评估项目。日本厚生劳动省对性骚扰有详细的测定标准,但是对气味骚扰尚无明确定义。172169734698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晴环球时报1721697346985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9b7cd7f4f789f6552e0bd9b9e30ee34.png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王 青】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今年夏天,日本不少企业将“气味”列入人事评估项目,要求员工多洗澡、不吃刺激性食物、少抽烟等,受到不少日本人的支持。“气味骚扰”一直是日本人“欲说还休”的问题,近年来,这个问题在职场上更令“社畜”如临大敌,各种除味产品被轮番应用,为什么日本人对气味如此敏感?眼镜店要求员工饭后刷牙“气味骚扰”,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身上的气味如口臭、体臭等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这个概念在2010年左右进入日本人的视野,近几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年轻人越来越敢于表达个人观点,“气味骚扰”成为日本职场中复现率极高的词语——很多人表示同事身上的气味让自己难以集中精力工作。特别是到了夏季,高温高湿度的天气让气味“更加猖獗”,早上,汗味裹着香水、发胶、柔顺剂和香烟的味道,在办公室形成难以描述的怪味。午餐过后,吃过烤鱼、拉面,喝了咖啡、啤酒回来的上班族,又给封闭的空调房增加各种食物的味道。“气味暴击”让不少日本“社畜”感到困扰,但如果直接在公共场合向别人提出要求,又显得有些“不合适”,于是绝大部分的上班族在自己的工位上摆满除味剂,或在网络上狠狠吐槽。有日本化妆品企业关注气味问题,几年来一直为企业举办气味管理研讨会,上千人参加会议。去年,该企业对800名20岁—50岁的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4.4%的人在面对面交流时非常在意对方的气味。鉴于气味的超高影响力,不少日本企业开始将其纳入日常管理。服务业作为面对面交流的“一线行业”,率先将气味与人事评估挂钩——东京一家知名眼镜店在着装规定中加入“气味”一项,除了要求员工饭后刷牙,还要求员工上班前使用口臭测量仪进行自查,同时严禁员工上班期间吸烟,一经发现,违者会被降薪甚至降职。其他行业的不少日企也很关注员工的“气味办公条件”,表示要安装最先进的空气净化器来消除各种不良气味,改善工作环境。药妆店气味管理用品琳琅满目不知道是不是过于敏感,日本人对气味可以说是“严防死守”。《环球时报》特约记者20多年前第一次来日本时,看到电车站内大幅海报上画着各种“不礼貌乘车行为”,其中一个就是“使用气味浓郁的香水”。21世纪初的时候,日本就有一个词——“香害”,即各种香味剂对健康造成的损害。对于喜爱香味的人而言,商场内琳琅满目的香水、香薰蜡烛、香精油制品能够让身心愉悦,但对于敏感的人而言,微弱的香味也会令身体感到不适,在日本,曾经有小学生因为配餐围裙上残留的洗衣粉香气而呕吐不止。在药妆店里,各种气味管理用品种类丰富,如止汗棒、止汗喷雾、清新湿巾等,既有家庭装,也有小巧的携带装,方便人随时在源头阻止体味产生。日本人非常在意“给他人添麻烦”,因此也很怕自己的体味会给他人带来困扰。日本女生的随身背包里,通常会有至少一种止汗产品。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日本人对办公室气味的精心维护就不足为奇了。为了防止口腔异味,便携牙具是日本上班族的办公室必备物品之一。记者在午休期间的写字楼卫生间内,见识过十几位女士同时刷牙的“盛况”。如果没有条件刷牙,就用各种口腔清新产品应急,口香糖是基础款,在便利店内还可以买到单次装漱口水、轻巧的口腔喷雾,以及通过在胃部作用改善口气的“清新香珠”。洗衣产品也在不断改良,以往清一色添加香味的洗涤品中,出现了更多“无香产品”,迎合不喜欢复杂气味的消费者。为了阻止异味产生,不少产品都在去除皮脂、油脂和杀菌上猛下功夫。特别是在梅雨季节,衣物无法在阳台晾晒,很容易发霉,新一代的洗涤产品就将卖点锁定在“室内晾晒无异味”上。说“气味骚扰”算不算歧视虽然有众多高科技帮助“制味”,但是人们对气味的敏感度也在不断增加。有专家认为,随着周围的空气环境更好,人类的体味更容易凸显出来,更容易被感知。大阪一名30岁的女白领表示,自己天天都要忍受公司一名50多岁男子身上的发油味和烟味。“已经严重影响工作,我试过薄荷或香茅的精油,都没有用,每天上班几小时就开始头疼……”一位常常要和领导去工厂的年轻白领表示:“车里就是地狱,领导身上混着各种气味,单程1小时的路程折腾得又头晕又恶心。”记者曾和来日本旅游的美国朋友聊起日本文化中的“气味骚扰”,感受到了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在朋友看来,日本人的体味和美国人根本没有可比性,美国商店里的除臭、止汗产品远远多于日本。此外,她表示如果在美国对别人的体味提出意见,大概率会被视为歧视,没有企业把敢把气味列为评估项目。日本厚生劳动省对性骚扰有详细的测定标准,但是对气味骚扰尚无明确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