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3EHdtMqf9 go.huanqiu.comarticle埃及圣诞老人骑骆驼送礼物/e3pmh1tuv/e3pmh1ufv/e3pmh1v35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1月7日,埃及人欢度属于自己的“圣诞节”,除了节日时间不同,埃及圣诞节也展现了与每年12月25日的西方圣诞节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环球时报》记者已经在埃及度过了好多个圣诞节,感受到它别具特色的气氛和特色。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埃及圣诞节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历史与现代相交织的斑斓图景——从“洞穴教堂”的烛光,到骆驼驮来的圣诞老人“努埃尔爸爸”的微笑;从“永恒灯盏”橄榄油灯的光亮,到圣诞美食“法塔”的浓郁馨香,每一个细节都构成了埃及圣诞的独特篇章,编织出一幅充满传统与文化色彩的浪漫画卷。 在埃及的总人口中,信仰基督教者占大约15%。这些教徒中,90%以上都属于“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埃及圣诞节的日期为何与西方不同?答案就藏在科普特教会沿用的儒略历中。这种历法起源于古罗马,由恺撒于公元前46年推广,而它的核心计算依据来源于更为古老的埃及太阳历。由于儒略历每年的时间略长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实际周期,经过数百年累积,与公历出现了13天的差距。这使得科普特圣诞节比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晚了13天,即固定在1月7日,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圣诞前夕,即每年1月6日夜晚,埃及许多城镇的大小教堂都灯火辉煌、装饰一新。信徒们身着节日盛装,齐聚在庄严的圣堂中参加圣诞守夜礼。当庄严肃穆的午夜钟声响起,祈祷声和唱诗声杂糅在一起,将古老的信仰推向新的巅峰。黎明时分,第一缕晨曦洒在教堂的尖顶上,节日的喜悦弥漫开来。在开罗东南的穆卡塔姆山上,圣西蒙“洞穴教堂”如同镶嵌在山体中的一颗明珠。这座中东地区最大的“洞穴教堂”,能够容纳2万多名信徒,每年圣诞节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科普特基督徒。教堂内灯光摇曳,信徒手持蜡烛,祈祷的声音在巨大的岩洞中回荡。埃及圣诞节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前期的准备工作——长达43天的“圣诞斋戒”。从11月25日开始,科普特东正教教徒便严格遵守饮食限制,避免摄入肉类、奶制品和蛋类。在他们看来,这段时间不仅是身体的净化,更是精神的洗礼。斋戒结束后,庆祝活动达到高潮。在圣诞夜晚的弥撒仪式结束后,科普特教徒会与家人聚在一起享用丰盛的节日晚餐。餐桌上最受欢迎的是“法塔”,这道由米饭、烤面包、蒜汁和炖肉制成的传统菜肴,象征着团圆与丰收。甜点“克拉斯”则用细腻的糖粉和坚果点缀,为节日增添了一抹甜美。提到圣诞节,圣诞老人是不可或缺的象征。在埃及,圣诞老人被称为“努埃尔爸爸”,他与西方的圣诞老人有着些许不同:传说中,他通常骑着骆驼而非驾着驯鹿雪橇,穿梭于街头巷尾,为孩子们送上礼物。在这一天,有的埃及人会扮成圣诞老人,骑着同样精心装扮好的骆驼穿街过巷,为人们送上真挚的祝福。圣诞节期间,埃及的街头市集也格外热闹。装饰精美的圣诞树、手工制作的木雕天使以及五彩缤纷的灯饰点亮了冬日的夜空。在开罗和亚历山大的主要街区,摊贩们售卖各种传统食品和小饰品,为节日增添了更多色彩。许多家庭会在圣诞节前夕购买橄榄油灯,将它点燃并挂在门口。这盏灯名叫“永恒之灯”,象征着光明、希望与和平,也让整个社区充满了节日的温馨氛围。《环球时报》记者与埃及人一起聆听圣诞节的钟声,一声声徜徉于历史长河的回音,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恩生活。这正是埃及圣诞节的真正魅力所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受到爱与希望的力量。173672752680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邢爽环球时报173672752680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7086d87bf1ade1f3e34c9258bd3b852u5.jpg{"email":"xingshuang@huanqiu.com","name":"邢爽"}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1月7日,埃及人欢度属于自己的“圣诞节”,除了节日时间不同,埃及圣诞节也展现了与每年12月25日的西方圣诞节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环球时报》记者已经在埃及度过了好多个圣诞节,感受到它别具特色的气氛和特色。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埃及圣诞节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历史与现代相交织的斑斓图景——从“洞穴教堂”的烛光,到骆驼驮来的圣诞老人“努埃尔爸爸”的微笑;从“永恒灯盏”橄榄油灯的光亮,到圣诞美食“法塔”的浓郁馨香,每一个细节都构成了埃及圣诞的独特篇章,编织出一幅充满传统与文化色彩的浪漫画卷。 在埃及的总人口中,信仰基督教者占大约15%。这些教徒中,90%以上都属于“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埃及圣诞节的日期为何与西方不同?答案就藏在科普特教会沿用的儒略历中。这种历法起源于古罗马,由恺撒于公元前46年推广,而它的核心计算依据来源于更为古老的埃及太阳历。由于儒略历每年的时间略长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实际周期,经过数百年累积,与公历出现了13天的差距。这使得科普特圣诞节比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晚了13天,即固定在1月7日,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圣诞前夕,即每年1月6日夜晚,埃及许多城镇的大小教堂都灯火辉煌、装饰一新。信徒们身着节日盛装,齐聚在庄严的圣堂中参加圣诞守夜礼。当庄严肃穆的午夜钟声响起,祈祷声和唱诗声杂糅在一起,将古老的信仰推向新的巅峰。黎明时分,第一缕晨曦洒在教堂的尖顶上,节日的喜悦弥漫开来。在开罗东南的穆卡塔姆山上,圣西蒙“洞穴教堂”如同镶嵌在山体中的一颗明珠。这座中东地区最大的“洞穴教堂”,能够容纳2万多名信徒,每年圣诞节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科普特基督徒。教堂内灯光摇曳,信徒手持蜡烛,祈祷的声音在巨大的岩洞中回荡。埃及圣诞节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前期的准备工作——长达43天的“圣诞斋戒”。从11月25日开始,科普特东正教教徒便严格遵守饮食限制,避免摄入肉类、奶制品和蛋类。在他们看来,这段时间不仅是身体的净化,更是精神的洗礼。斋戒结束后,庆祝活动达到高潮。在圣诞夜晚的弥撒仪式结束后,科普特教徒会与家人聚在一起享用丰盛的节日晚餐。餐桌上最受欢迎的是“法塔”,这道由米饭、烤面包、蒜汁和炖肉制成的传统菜肴,象征着团圆与丰收。甜点“克拉斯”则用细腻的糖粉和坚果点缀,为节日增添了一抹甜美。提到圣诞节,圣诞老人是不可或缺的象征。在埃及,圣诞老人被称为“努埃尔爸爸”,他与西方的圣诞老人有着些许不同:传说中,他通常骑着骆驼而非驾着驯鹿雪橇,穿梭于街头巷尾,为孩子们送上礼物。在这一天,有的埃及人会扮成圣诞老人,骑着同样精心装扮好的骆驼穿街过巷,为人们送上真挚的祝福。圣诞节期间,埃及的街头市集也格外热闹。装饰精美的圣诞树、手工制作的木雕天使以及五彩缤纷的灯饰点亮了冬日的夜空。在开罗和亚历山大的主要街区,摊贩们售卖各种传统食品和小饰品,为节日增添了更多色彩。许多家庭会在圣诞节前夕购买橄榄油灯,将它点燃并挂在门口。这盏灯名叫“永恒之灯”,象征着光明、希望与和平,也让整个社区充满了节日的温馨氛围。《环球时报》记者与埃及人一起聆听圣诞节的钟声,一声声徜徉于历史长河的回音,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恩生活。这正是埃及圣诞节的真正魅力所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受到爱与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