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vEs0作者:王立彬china.huanqiu.comarticle新华时评:感恩盘中餐 穗黄总关情/e3pmh1nnq/e3pn60p0i5月28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青华镇麦区,两个孩子在麦收现场玩耍。目前,各地小麦主产区陆续进入收割期。麦农们抓紧在田间收割,确保小麦及时归仓。新华社发(熊运彬 摄)5月24日,收割机在位于豫南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关津乡沈庄村麦田收割小麦。近日,豫南地区天气晴好,当地小麦开镰收割。据悉,小麦大省河南今年小麦播种面积7990万亩,受多重利好因素影响,河南夏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新华社发(赵学风 摄)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王立彬)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31日,中原大地万机齐鸣,龙年夏收全面拉开帷幕。从乡村到城市,古老又常新的三夏“开镰”,打开了人们对播种与收获的思绪,在满目丰收的信息中,思考生活的真谛。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夏粮收割已基本告别“挥汗复挥镰”的时代。然而,我们仍愿用“开镰”这个简朴而热烈的词语,欢呼一年中这第一个丰收季。从古到今,夏粮在全年粮食收成中的分量,使夏收一直是我国农耕文明最重要的关口。一年来的耕作辛苦,在丰收的喜悦中变换成万千笑容。“开镰”是古老的民俗。收获之际人们并不仅仅表达欢喜。古时“开镰”,先人们要先摆好香案,放好供品,由长者主持焚香祷告,感谢皇天后土的哺育。这是对大自然的一分敬重,是对水旱灾害频仍、饥荒记忆深重的自我提醒。在世界一些地区,“开镰”前甚至要禁食,吃饭讲究咽粒务尽甚至只吃八成饱,都是表达对饥荒的警醒。“开镰”也是对大地母亲的感恩。如果说每个人的生日都是母亲受难日,那么粮食丰收便包含着大地母亲的艰辛。由于要养活太多子孙,中华大地或许是世界上最勤快、最辛苦的土地,从南到北几乎从无休耕。不仅如此,工业化、城镇化还在使耕地减少,保护耕地的政策“红线”不断受到冲击。面对又一季丰收,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繁衍生息的土地,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深思。对饥饿的切肤之痛,造就了中华民族极勤劳而尽节俭的美德。中国人把生活称为“过日子”,把节俭称为“会过日子”。这美德不能随温饱解决而淡忘。撇开“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的历史不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天灾人祸造成饥荒,是需要永志不忘的记忆。它提醒我们,今天丰衣足食的好生活值得加倍珍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爱惜粮食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行为,而是对道德的呼唤。如果历史是一笔财富,无尽的饥饿感铸就的集体记忆,就该烙在我们心里。今天的中国人,虽然早已无须为温饱犯愁,但种植农业很大程度上仍在“靠天吃饭”。正如一首诗所说:一天天相守,一季季耕耘,成垄的天地靠风雨打拼。在粮食连年丰收时,感恩和警醒尤不可缺。1338455266000责编:haina新华网133845526600011[]
5月28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青华镇麦区,两个孩子在麦收现场玩耍。目前,各地小麦主产区陆续进入收割期。麦农们抓紧在田间收割,确保小麦及时归仓。新华社发(熊运彬 摄)5月24日,收割机在位于豫南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关津乡沈庄村麦田收割小麦。近日,豫南地区天气晴好,当地小麦开镰收割。据悉,小麦大省河南今年小麦播种面积7990万亩,受多重利好因素影响,河南夏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新华社发(赵学风 摄)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王立彬)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31日,中原大地万机齐鸣,龙年夏收全面拉开帷幕。从乡村到城市,古老又常新的三夏“开镰”,打开了人们对播种与收获的思绪,在满目丰收的信息中,思考生活的真谛。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夏粮收割已基本告别“挥汗复挥镰”的时代。然而,我们仍愿用“开镰”这个简朴而热烈的词语,欢呼一年中这第一个丰收季。从古到今,夏粮在全年粮食收成中的分量,使夏收一直是我国农耕文明最重要的关口。一年来的耕作辛苦,在丰收的喜悦中变换成万千笑容。“开镰”是古老的民俗。收获之际人们并不仅仅表达欢喜。古时“开镰”,先人们要先摆好香案,放好供品,由长者主持焚香祷告,感谢皇天后土的哺育。这是对大自然的一分敬重,是对水旱灾害频仍、饥荒记忆深重的自我提醒。在世界一些地区,“开镰”前甚至要禁食,吃饭讲究咽粒务尽甚至只吃八成饱,都是表达对饥荒的警醒。“开镰”也是对大地母亲的感恩。如果说每个人的生日都是母亲受难日,那么粮食丰收便包含着大地母亲的艰辛。由于要养活太多子孙,中华大地或许是世界上最勤快、最辛苦的土地,从南到北几乎从无休耕。不仅如此,工业化、城镇化还在使耕地减少,保护耕地的政策“红线”不断受到冲击。面对又一季丰收,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繁衍生息的土地,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深思。对饥饿的切肤之痛,造就了中华民族极勤劳而尽节俭的美德。中国人把生活称为“过日子”,把节俭称为“会过日子”。这美德不能随温饱解决而淡忘。撇开“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的历史不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天灾人祸造成饥荒,是需要永志不忘的记忆。它提醒我们,今天丰衣足食的好生活值得加倍珍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爱惜粮食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行为,而是对道德的呼唤。如果历史是一笔财富,无尽的饥饿感铸就的集体记忆,就该烙在我们心里。今天的中国人,虽然早已无须为温饱犯愁,但种植农业很大程度上仍在“靠天吃饭”。正如一首诗所说:一天天相守,一季季耕耘,成垄的天地靠风雨打拼。在粮食连年丰收时,感恩和警醒尤不可缺。